(六) 隔吸音設計

聲學原理

聲波:

當振動的物體向外振動時會擠壓介質,使介質的密度變大;而當它向內振動時,介質質點間的間隔則會變大,密度也就會跟著變小,這一疏一密的持續變化,就是聲波的形成。

頻率:

是每秒聲波振動的次數,量度單位是Hertz(Hz,唸做赫茲),其定義為每秒的周期數目,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則越高。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在20到20000赫茲之間。高於這個範圍的波動稱為超聲波,而低於這一範圍的稱為次聲波。

聲音三要素:


•「響度」是聲音的強弱,通常以「分貝」(dB)來表示響度的大小。聲波振幅愈 大則響度愈大。
•「音調」是聲音的高低,音調由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愈高則音調愈高。
•「音色」關係著聲音的獨特性,不同的發音體產生不同的波形,而形成不同的 音色。
噪音:

不想要的聲音,就可說是「噪音」。

聲音的傳播方向
聲波透過四種現象改變傳播方向:「反射」、「折射」、「衍射」及「漫射」。當聲音的傳播過程中,介質發生改變,就會產生上述現象。

反射:

聲波在行進中遇到障礙物,無法穿越而返回原介質的現象,稱為反射,這種聲波反射現象也稱為「迴音」。

折射:

若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遞,因速度不同而使傳播方向發生偏折的現象,稱為折射。在同樣介質中溫度改變也會影起聲速變化,進而影響聲音的傳播方向。聲音在溫暖的空氣當中傳播速度較快,聲波會向溫度低的方向彎曲(如下圖一);但如果地面為反射表面,聲波會延著傳播方向跳躍式前進(如下圖二)。

繞射:

聲波遇障礙物後傳播方向會繞著障礙物折過去而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繞射。尤其是低頻音,其聲波波長較長,很容易發生繞射的情形。

漫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聲波時,反射音的傳播要比被限制在固定方向上均勻,這種現象稱為漫射。

吸音與隔音大不同


與許多客戶在討論聲學或噪音上的問題時,我們發現許多人搞不清楚吸音與隔音的觀念,有些客戶會問:「為什麼我已經鋪了很多隔音棉,但是隔壁說話的聲音,我還是可以聽的清清楚楚阿?」,也有客戶說:「為什麼我已經用了很高級的建材、優質的隔音門窗,可是在家裡聽歌劇的效果卻是迴音不斷讓我無法忍受阿?」

其實聲音的控制及處理首先得釐清是對吸音的要求,還是隔音的需求。簡單來說,「吸音」是指對於單一空間內所發出的音源產生之入射音與反射音作吸收與漫射的行為,主要是「吸音材料」的施作。而隔音可說是針對兩個空間的左右或上下之音源干擾,故須以「足夠隔絕」的隔間牆來阻絕兩個空間的音源。

吸音:聲波打到一個表面,會產生三種現象。

1.一部份聲音的能量會經由障礙物傳送出去
2.一部分聲音的能量會被反射回房間
3.一部份聲音的能量會被吸音

材質上有分為: 制振、防音、吸音

噪音分貝表:

dB01.jpg

dB02.jpg

在隔音室建設

futulia.JPG

dB03.JPG

返回上一頁
產品上架時間 2012 五月 26 週六.